30岁,我决定去伦敦留学

教育的本质,究竟是把人们变得一样,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长跑当中,天天百米冲刺、不进则退?还是让每个人变得不可替代、未来优势互补、实现合作与创新?

教育的本质,究竟是把人们变得一样,鼓励人们在人生的长跑当中,天天百米冲刺、不进则退?还是让每个人变得不可替代、未来优势互补、实现合作与创新?>>>对出国留学感兴趣,我要咨询!

 

作者:无国界村民。一个大都市的乡下人,曾混迹新闻业、投资银行。

 

 

早晨在路上听到一个女的拿着手机,边走边说:“去留学吧我支持你!我支持你!如果你想挑战一点,建议去LSE;如果想轻松一点,建议申UCL……找中介没必要的,自己DIY就行了,除非它能保你进牛剑!”

 

回头看她。她跟城市中任何一个陌生人没什么区别。不同的是,我知道我们人生中有一段路,应该都是在英国度过的。遇到下一个即将出发的人,恨不得把选校、买书、派对、音乐节、找工作……的锦囊,一口气都给对方颁发了!

 

会心一笑。默默应和她:“留学,真的是人生中太美好的一段经历,希望师弟妹也过得充实啊! ”

 

朋友常问:“你觉得留学一年,有什么遗憾吗?

 

是啊,我29岁辞职,跑到新的国度,没有遗憾吗?

 

我觉得,**遗憾的是:去的太晚了。

 

 

**不遗憾的是:我终于做了这个决定,并且选了一所适合我的学校。

 

什么是“适合我”?当然智者见智。我的观点是:这所学校应该**大化我的优势,让我的长处更长。

 

毕业5年后,我希望别人介绍我时,不需要加一句:她是XX学校毕业的哦!

 

**光环,**终归功于学校;而学校启发你做成了什么事情,是否有长远的价值,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。

 

我本科时选择了一所**,至今怀疑这个选择对不对,当年18岁信息闭塞,不知道学校间到底有什么差别。

 

而年近30岁,在英国公司工作了好几年,也算了解了不少信息,我自信可以更理性、更准确的选择一所“发挥我长”的学校。

 

所以,我不完全同意路遇女生讲的:“除非中介能保你进牛剑!” 花几万或者百万中介费,进牛剑才值了?就像买包,如果你都不知道LV和爱马仕有什么不同的设计内涵,买回来干啥,供着吗?

 

我放弃了牛剑,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:

 

30岁不老,如何**大化我的人生?

 

如何在留学时**大化自己的人生?

 

我认为,除了学校,还要体验国际化的职场。

 

牛津和剑桥多棒啊!但是这样的大学60岁也可以念,反正它一直在那。但年轻时错过了在纽约、伦敦这样的城市工作(和创造价值)的时光,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了。

 

所以,放弃牛剑的**个原因是:我要待在伦敦,读书之外,近水楼台去实习和工作。

 

 

伦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。很多种族混在一起,但大家可以礼貌的为彼此让出位子;每年上千万客流量,但闹市区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里,安静的好像乡下一样;在靠近泰晤士河的办公楼里,一个人两台显示屏同时开工,一上午都没空和同事说句话,但下午放工,酒吧里摇曳放松的身影,彷佛这个城市根本不用上班……

 

这样的城市让我兴奋着迷。我想体验它的方方面面。所以当朋友说:好羡慕你重返学校,好放松啊!我甚至都没空告诉他:我除了凌晨两点写完论文、凌晨四点收小组讨论题目、清晨8点参加小组讨论之外,还有实习、专业协会的沙龙、派对、招聘会、很多的参观和演出等等。忙得快飞了!

 

 

在小镇上,你会看到连绵的田野,把两天当作一天来过;但是在伦敦、纽约,只要你真正进入那个城市,你恨不得一天当作半天来过。

 

伦敦和纽约,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派对,那些五光十色时时刺激着你的大脑,一年好像充盈了一生。

 

然而,也有很多的留学生整天宅着,不出门活动、不找工作、用中文刷新闻、用淘宝海淘、跟国内的朋友煲几个小时的电话、把宿舍的西餐倒掉、去吃昂贵的中餐(有时只为吃到一碗面条)……除了时差,人彷佛仍在国内。我想他们也许没准备好离家,也许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被扔到了伦敦。

 

留学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你觉得温暖幸福的,换成另一个人,可能感受到的却是寒冷与陌生。

 

即使身在**,又怎样呢?比念书更根本的是,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。伦敦还是英国小镇,并不是二选一的问题,有的孩子也许待在亚洲会更幸福、更成功。

 

 

我在留学期间写的一条微博,图片是宿舍供应的饭

 

对于不太念旧,吃东西不挑地域,喜欢新事物、新创造、多元思想和灵感的我来说,我需要待在伦敦。

 

我自认这是预防“盛年痴呆”的一种方式。不是老年才会痴呆。如果生活日复一日,失去梦想和实践梦想的土壤,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变得迟暮。

 

有的老人很年轻;而有的年轻人,已经老了。

 

在异乡,我也要被人看见

 

定好了地点,如何选择学校呢?

 

我觉得,这所学校应该**大化我的优势。

 

曾经看到很多文章描写闯荡海外的华人,说某某人放弃了国内优越的生活、蒸蒸日上的职业,到国外从零开始;还有人说,华人很难融入异国主流社会。

 

我隐隐觉得:好像哪里不大对。

 

为什么要从零开始?伦敦和纽约汇集了移民,谁才是主流社会?

 

我不想从零开始。我已经在中国活了近30年,懂中文、熟悉中国市场,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,是英国人无法比拟的,为什么要清零,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国人呢?

 

 

然而,光想是没用的。需要一条路来**自己的优势,在异国不可替代。

 

于是,我**先决定在专业方向上面,选择跟发展中国家、新兴市场有关的研究领域,**我的中国知识,并扩展到东亚、非洲和拉美。

 

英国有一门独特的学科,叫做“发展学”(Development Studies)。它不像“东方学”那样,偏重东方文化的研究;而是聚焦在政治经济领域,研究新兴市场的政治体制、市场发展和全球化路径。

 

我看了该专业的课程后,确定未来所学的知识,无论从事新闻报道、企业咨询、市场分析还是发展援助工作,都能带来实用的视野和方法。

 

定好专业,再来选择这个领域比较强的学校。剑桥、牛津、伦敦政经、伦敦大学亚非学院、苏塞克斯大学……都开设这个学科。

 

我**终选择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,这所“发展学”全英排名**的学校,然而这是我毕业后才知道的。

 

 

当年选择它的**主要原因是:亚非学院是欧洲研究东方问题的中心,汇集了一批世界**的研究亚非拉美的教授学者;而中国是学校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,“中国问题”不再是某所综合院校中的一个边缘学科。而这些事实,我认为比学校排名更有价值(排名会变的)。

 

在这所学校,我的长处变成了学校的主流。我从一名学生,变成可以给教授带来中国价值的有用的人。

 

我相信,当你对别人有用,人家会愿意帮你的。

 

入学后,我发现这个思路是对的。

 

因为有中国的生活经验,学校老师和同学愿意跟我交流,没有被边缘化的感受。

 

而同时,因为亚非学院对新兴市场的研究盛名在外,于是我到校外参加活动,一提到我是亚非学院的,英国人**反应就是:wow!所以你对新兴市场一定很有研究!

 

我毕业后的**份工作,就是在这样的对话当中找来的。

 

 

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:要**大化自己的优势不要人为抹杀自己的价值。每个人都有独特性,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,并在**恰当的地方发挥出来。

 

**遗憾的是,我快到30岁才悟到这个问题。

 

想想20多岁时间一大把,我还曾跟风学了半天法语,但是到了英国才发现,那里有多少会法语的人啊!你跟人家法国人拼什么法语啊!!

 

反倒是中文、阿拉伯语、泰语、马来语和俄语等等人才,更加缺乏。但仅仅会中文也不够,毕竟现在大企业的中国业务部门都开到中国本地来了,很少有企业会在伦敦设一个中国部,雇主更希望你同时会上述语言当中的2-3种,可以帮企业开拓多国市场,**大化企业利益。

 

 

再看看亚非学院的同学们,那些欧美同学,真的可以讲3-8种语言,还有着好几国的工作经验,而我的简历拿出来只有中文,工作地点只有中国……这样单薄的经历,曾让我愁掉了一大撮头发。

 

欣慰的是,亚非学院开设许多小语种课程(什么缅甸语、印尼语之类),堪称英国的小语种教学之**,费用不贵,老师也好;不幸的事,我只有一年时间,没希望学到腾飞了。想凭小语种找工作?来不及啦!

 

另外说一句:选校时,我没有去查学校排名,而是参考了三个指标:

 

1)系里开的课程和教授**度;

 

2)一个叫The Student Room的全英学生社区,那里常常有人问:“选剑桥还是伦敦大学?”“选牛津还是伦敦城市大学?” 很多人给了很中肯、具体的建议。我才发现原来好多人拿着牛津剑桥的录取,却纠结要不要去念。这种情况在中国应该不大常见;

 

3)学校的入学要求。当我发现亚非学院对于雅思**的要求,比隔壁的伦敦政经还要高,我确定未来的同学至少英语能力是比较强的,这对人文学科的讨论交流至关重要。

 

国际化,就是忘掉自己吗?

 

前不久龙应台一篇谈国际化的文章,我看完很认同其中一个观点:

 

国际化,“不是把我变得和别人一样,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。”

 

当年选择出国和择校时,我也曾有着类似的想法。多年给英美媒体工作的经验告诉我:越是全球化的时代,地域特色的**会越有价值。

 

 

你看这些年,很多欧洲**都加入过中国的设计元素。当欧美的消费者厌倦了巴洛克,觉得那东西很过时,他们会在某种倡导之下,觉得书法很时尚(就像中国人觉得巴洛克很时尚)。

 

但问题是,这需要某种力量的倡导,不是你一个人单方面努力就有用的。打个比方:一个不**的中国学生站在泰晤士河边说,书法很有设计感,有几个人会听呢?而如果爱马仕站出来说:书法很牛,是人类美学之精华……你作为消费者,你是不是更容易被打动?

 

 

当年亚非学院特别打动我的一点是:它把被国际社会长期边缘化的“小众”文化,作为自己的主流研究方向。而英国的主流社会之所以会关注、会认可,因为那是一所英国的学校,虽然研究亚非,但里面很多**的教授学者都是西方人。

 

在那求学的经历启发我意识到:人除了发现自己的特色,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,帮助你把自身特色,传播给世界,变成主流。

 

这个世界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元化。我们今天关于教育的困惑,也正是关于世界不够多样化的困惑。由于不知道如何改变,只能“选择”顺应,于是所有人挤到了一条道上,**后能力出众,甚至更加不择手段的人,赢了。

 

如果你的孩子想当个鼓手,即便他天赋出众,你仍会纠结,因为这条路“非主流”,未来可能找不到工作;当中国孩子准备留学时,连老师都会告诉他,要选择英美主流的运动、乐器作为特长,尽量不要选择中国民乐,老外听不懂;也别选书法,老外看不懂。

 

但我想说的是,无论是家庭教育,还是选择学校,你也许可以想想,如何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平台,把看似非主流的东西变成特色,**大化自己的优势。

 

如果,你明知道自己无法成为牛津哈佛的主流,是不是可以选择另一所学校,通过在那里获得重视,成为主流,再借助这个平台走向你的目标?如果,古筝是一个不被西方学校认知的乐器,你是否可以鼓励孩子跨界,比如让她和西方爵士鼓手一起创作一个作品,放在英美流行的网络平台获得关注?

 

也许你为了念藤校,从小就努力把自己变得更西方:英文好、会冰球、吃西餐、到美国去念夏令营。

 

这个路径看似没错。但从人生长远看,西方人也在做这些事,获得的资源比你更多,你的优势在哪呢?如果你想保留一些自己的特色,让自己未来不要止步于给英美人打工,止步于开一家给英美代工的工厂,那么也许,你可以想想周围有什么有特色的资源,想想你的特长,然后选择一个和你想法契合的西方平台(一所学校、某个机构、或某个网络平台),来帮助你把自己的特色**大化在国际舞台发挥出来。

 

主流和非主流,原本就是相对的。当“非主流”被某种权力认可,搭上“主流”这班车,它就成了价值连城的东西。

 

而一直在主流这条路上跑的,却可能因为失去自己的特色,在不断创新和迭代的社会里,活成一颗疲累不堪的螺丝。步步为营,一步没跟上,就可能全盘皆输。

 

我认为,这两种都是教育的方向,但我们往往只看到前一个,而忽略了另一个。

 

留学,未必会让你赢得短跑比赛,因为胜利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你的体能;而正确的留学选择,却会让你**自身特长,变得独一无二。

 

这才是国际化和出国学习真正的意义。

 

>>>对出国留学感兴趣,我要咨询!

感谢您对远播VPEA的关注!

资料下载

顾问老师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,

更多留学资料可与顾问老师索取!